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10版:人物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簡文秀:我一生得到太多,用音樂來回饋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人物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9年07月3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簡文秀:我一生得到太多,用音樂來回饋

    2012年5月,簡文秀為新疆、青海貧困兒童開唱

    ■ 本報記者 于俊如 見習記者 隋福毅

    對于聲樂家簡文秀而言,2006年是其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

    這一年,她走進了人生的第二段婚姻。因為對于公益的共同關注,她和先生相遇相識相知,最終走到了一起,并開始了“婦唱夫隨”的生涯。

    這一年,她舉辦了個人的首場公益籌款音樂會,這被她視為慈善生涯的一個轉折點,更是一個新的起點。在此之前,她已經協助各大公益慈善組織策劃籌辦了數十場公益募捐活動,但這一次,她獨立完成一場公益演出,將個人公益推向了大眾視野。這種轉變代表了一種進步,也預示著未來的責任。

    也是在這一年,她將公益事業(yè)作為自己唯一的工作,搭建了醫(yī)療救助和法律援助兩個平臺,免費幫助亟需幫助的人……

    她說:“我是一個幸運者,沒有道理要求再多?!?/p>

    她說:“感謝上天給我一段錯誤的婚姻和復雜的經歷,只有這樣的淬煉,我的品德才會得到成長?!?/p>

    她還說:“感謝上天總是讓我有常常生病的身體,我才能了解別人的苦?!?/p>

    簡文秀待人很和善,每個與她見面的人都會得到她饋贈的一份禮物——音樂光盤及教材。這是她自己編寫錄制的音樂教材,已經持續(xù)了20年,免費贈送給中國西北1283所小學,并免費提供兩岸偏鄉(xiāng)和華人機構。她說,希望可以幫助出生于較弱勢環(huán)境中的兒童啟發(fā)天分。

    據不完全統(tǒng)計,近10年,簡文秀共捐助420個團體,捐贈近1億7千萬新臺幣。

    因為她對公益慈善事業(yè)的貢獻,2018年她獲得了由港澳臺灣慈善基金會主辦的愛心獎,毅然將13萬美元全數捐贈,目前分別捐贈給幫助粘多醣癥、玻璃娃娃及漸凍人等“罕見疾病基金會”,幫助清寒植物人家庭的“創(chuàng)世社會福利基金會”,關懷中學輟學生及輔導問題青少年的“慈懷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視障朋友音樂及就職技能教學的“視障音樂文教基金會”,協助罹患癌癥兒童的“兒童癌癥基金會”,以及幫助重度智能障礙及重殘的“愛維養(yǎng)護中心”和“心燈啟智教養(yǎng)院”等7家慈善機構。

    簡文秀之所以選擇這些機構捐贈,是因為她以志愿者的身份,已經為這些機構奔走呼吁了很多年,也籌到了無數的善款。

    當問到這么做的原因時,簡文秀笑了,她說:“我這一生得到的太多,唯有以我的所長,用我所熱愛的音樂來回饋,當看到被幫助的人的笑臉時,我是發(fā)自內心的快樂!”

    父親的做法:先救別人

    簡文秀出生于臺灣宜蘭縣,因地勢平坦常常遭受臺風的侵襲。在簡文秀的記憶里,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破漏的房屋和不在家的父親。因為父親是當地的基層公務員,每當臺風來臨,父親永遠站在搶險救災的第一線。而她只能裹著被子和母親擠在有臺風必倒的公家宿舍里看漏水。年幼的她也曾困惑,但父親僅用短短的幾個字回應了她——“先救別人”。

    “先救別人”對于父親來說是一種工作職責,但對于簡文秀來說卻是公益慈善的啟蒙?,F如今,當回憶起那段往事,簡文秀微微一笑:“父親的做法是挺不錯的?!?/p>

    在簡文秀心中,自己一直在沿著父親的腳步前行。當評價自己的公益行為時,“有時候,這是完成了我兒時的心愿。”簡文秀如是說。

    “將來,我長大了,可以幫助他們嗎?”這一幕,發(fā)生在簡文秀兒時。據她回憶,小時候她有一個患罕見疾病的鄰居,因行動笨拙常常遭受同齡人的欺辱。這樣的場面深深地刺痛了她,也讓她開始對罕見疾病患者的關注。

    此后的幾十年,簡文秀協助策劃并參與了數十場公益募捐,為肝病、乳癌以及罕見疾病基金會等多家社福團體籌款,數量之大、頻次之多已經讓簡文秀無法去仔細回憶。

    除了對疾病患者的關注,簡文秀還專注于教育領域。

    簡文秀告訴記者,她從小喜歡音樂,但因為家庭貧苦無法支持她追求音樂夢想,便早早讀了師專學校。畢業(yè)之后,她成為了一名小學音樂老師,一做便是19年。這段經歷雖然并不是她的理想工作,但卻點燃了她內心的教育魂。她說,音樂教育是她一輩子的職業(yè)。

    簡文秀一直認為,下一代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百年大計。所以,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乃至于社會教育都必須各司其職。

    于是,簡文秀親自制作音樂教材,并將它們捐給貧困地區(qū)、贊助校園豎笛團培訓、為臺南市網球訓練館捐贈資金……她說,希望可以幫助出生于弱勢環(huán)境中的兒童啟發(fā)天分。

    長期從事醫(yī)療救助與犯罪青少年關懷的公益活動,讓簡文秀構建了一個龐大的醫(yī)生和法官律師的關系網。簡文秀告訴記者,她已經搭建了相關平臺,為貧困的患者以及有法律需求的人帶去服務。

    “名牌對我毫無意義”

    對大陸觀眾來說,簡文秀這個名字或許還十分陌生,然而在寶島臺灣,她已經是名聞遐邇的歌唱家——上自島內政要,下至普通民眾,都能叫得出她的名字。她獲得過加拿大“波威爾1990年國際聲樂獨唱大賽”等多項國際大獎,登上了國際聲樂界巔峰。簡文秀也是島內首位用聲樂演繹民族歌曲的歌唱家,并出版了《簡文秀臺灣歌謠》等多張專輯唱片,演唱了許多深受島內民眾歡迎和喜愛的歌曲。

    她開玩笑說,當年曾被邀請上春晚,遺憾未能成行,那是費翔在春晚舞臺上一炮而紅的年代,如果我那時候來了,或許簡文秀這個名字在內地就不會這么默默無聞了。

    與其在事業(yè)上頗有建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生活中的簡文秀,一直秉持著簡樸做人,低調行事的原則。

    有一次,簡文秀參加一個義唱的公益活動。吃飯的時候,簡文秀與其他志工(志愿者)一樣,蹲在角落吃飯。這時,有人邀請她去圓桌那邊,但被簡文秀拒絕。

    她的理由是:“什么叫志工?不能選時間,不能選方式,不能選地點,那才叫志工?,F在唱歌有點知名度,就必須坐沙發(fā)?不是吧。所謂志工就應該什么事情都是自愿的。我今天是志工的身份,就讓我這樣做吧。”

    曾經有人問她:“你為什么穿的都是地攤上或者市集上的衣服?!焙單男銊t說:“衣服穿著舒服就好,那種名牌穿在我身上毫無意義。”

    除了衣著,簡文秀也不佩戴首飾。她告訴記者,她愛攢金子,有錢就買成金子,但是為了公益慈善事業(yè),她將自己的金子全部捐了出去,僅僅留下她的婚戒。對她來說,經過多年的修煉,這些都已經是身外之物。

    共同關注,所以并肩前行

    在簡文秀的生命中,公益占據她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談及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的問題,簡文秀微笑說,她的先生葉寅夫也同樣關注公益。

    2002年,簡文秀為肝病和乳癌患者進行一場公益演出,葉寅夫是在場嘉賓之一。演唱完畢,掌聲響起,一切都與往常無異。但這時,簡文秀發(fā)現了臺下的葉寅夫眼眶發(fā)紅,情緒激動。匆忙之中,簡文秀不知如何回應他,就留下了電話號碼。

    后來,簡文秀與葉寅夫的交流逐漸熟絡,她也得知葉寅夫當天情緒激動的原因——葉寅夫的妻子因乳癌去世,這場晚會深深地觸動了他。

    簡文秀的第一段婚姻并不幸福,而葉寅夫同樣因喪偶飽受痛苦。因為對于公益的共同關注,兩人相遇相識,并最終走到了一起。

    2006年,簡文秀與葉寅夫結婚;2006年,簡文秀的第一場個人公益演唱會成功舉辦;2006年,簡文秀將公益事業(yè)作為自己唯一的工作……

    而決定與葉寅夫共度一生后,簡文秀才知道,葉寅夫是海峽兩岸知名LED照明產品企業(yè)——億光電子的董事長。

    回顧簡文秀的人生經歷,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不謀而合地定格在2006年。這段婚姻給予簡文秀不止是一種陪伴,也是公益事業(yè)的助推劑。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兩人共同推動公益活動的發(fā)展。葉寅夫利用自己在商界的影響力幫助簡文秀勸募,而簡文秀讓公益事業(yè)擁有更廣的關注度。

    “像我這樣幫助別人”

    “我是一個幸運者,沒有道理要求再多?!?/p>

    “感謝上天總是讓我有常常生病的身體,我才能了解別人的苦。”

    “感謝上天給我一段錯誤的婚姻和復雜的經歷,只有這樣的淬煉,我的品德才會得到成長?!?/p>

    “我一輩子最大的收獲就是沒有因為這些事情怨恨而報復,相反,我更加關心別人和愛別人。”

    回顧過往,簡文秀用這樣一段話進行了總結。曾經,她也為生活疲累過,為生活煩惱過,但這些并沒有阻礙她向善的心靈。

    在她心中,仍然銘記兒時困苦之時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的好心人,做教師時細心招待她的學生家長,事業(yè)發(fā)展道路中遇到的貴人……

    因此,當她有能力幫助別人之時,她對受助者的唯一期待就是,“以后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希望你也可以像我?guī)椭氵@樣幫助別人”。

    簡文秀用感恩之心回應大千世界。無論生命中發(fā)生什么,她始終在集聚善意的能量,溫暖著他人。公益的價值在于一個火光點燃另一個火光。為達成這一目標,簡文秀用實際行動證明她仍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