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趨勢
   第10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11版:專題
   第12版:人物
   第13版:視覺
   第14版:國際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公益的國際性擔當
眾籌是非營利組織的天然工作手段
社會救助類公益組織需轉(zhuǎn)型(下)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趨勢

第10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人物

第13版
視覺

第14版
國際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15年05月2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公益的國際性擔當

    公益的國際性擔當

    資深公益人

    崔子研/文

    縱觀NGO組織發(fā)達的國家,有一種趨勢,就是NGO成長到擁有了相當?shù)膶嵙χ畷r,就會邁出國門,實施外向型援助項目,走國際化路線。反觀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在國際舞臺上還看不到我們NGO的身影,這與中國當今的國際地位極不相稱。

    而最近看到在微信朋友圈被廣泛轉(zhuǎn)發(fā)的《中國人,你愿意為這個世界多做點什么嗎?》一文,其中介紹了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尼泊爾救災以及歷年來在世界各地從事公益的情況——從2005年1月聯(lián)合國際美慈組織向印尼海嘯災區(qū)捐贈藥品開始,扶貧基金會的身影在多次海外災害中出現(xiàn),包括巴基斯坦地震、海地地震、埃博拉疫情等。

    在此次尼泊爾地震中,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等眾多公益組織以及諸多善心人士,又一次走出國門,展現(xiàn)了公益的國際主義精神。這讓我們中國公益人很為自豪,自豪的并不是貢獻有多大,而是公益擔當情懷有多大。

    公益要為和諧世界助力。我們不能將公益政治化,但不等于公益脫離國家政治的需要。在和諧世界建設過程中,公益也折射出國家政治理念、政治策略、政治格局,公益在具有普遍性的同時,也要順應國家政治的走向、時代發(fā)展的要求。關注國際事件,適時行動參與,能夠促進國與國之間的合作、發(fā)展、交流和互惠,這既是世界視野,也是軟性外交。

    公益要為經(jīng)濟合作搭臺。企業(yè)做公益踐行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同時,樹立了企業(yè)形象,打造了企業(yè)品牌,客觀上促進了企業(yè)的發(fā)展。中國企業(yè)、公益組織到國際做公益慈善是同樣的道理,能夠為經(jīng)濟合作搭橋鋪路、拉動經(jīng)濟。我們不能狹隘地只進不出、只受不予,這太不符合今天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形象了,也不符合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

    公益要為文化交融出力。國際文化交流本身具有公益性,公益從文化交流入手本身具有國際性?,F(xiàn)在我國公益還大多表現(xiàn)在濟助方面,文化性的、倡導性的、交流性的還較少。國際化包含文化的互融。一切優(yōu)秀的文化、先進的理念、普世的倫理應該全人類共享。通過公益促進文化交流,變文化力為生產(chǎn)力,這是國家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公益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