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慈展會特別報道
   第08版:慈展會特別報道
   第09版:慈展會特別報道
   第10版:趨勢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中國職工發(fā)展基金會(2013)年度工作報告摘要
超六成網友贊同對拒不進行垃圾分類進行處罰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慈展會特別報道

第08版
慈展會特別報道

第09版
慈展會特別報道

第10版
趨勢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4年09月2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超六成網友贊同對拒不進行垃圾分類進行處罰

    1.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對垃圾進行分類的習慣嗎?

    A.有,能嚴格分類。16.32%

    B.有,不過僅限于對于一些覺得有必要的,如電池,可回收物。41.29%

    C.沒有,但覺得還是有必要。37.71%

    D.沒有,覺得也沒必要。4.68%

    2.拒不對垃圾進行分類將被處罰,你怎么看?

    A.贊成,處罰是一種硬約束,有力度,有效果。61.47%

    B.不贊成,實際可執(zhí)行性低,執(zhí)法成本高。34.11%

    C.無所謂,與我沒有多大關系。4.42%

    3.在推進垃圾分類的工作中,社會組織最應該做什么?

    A.舉辦各類分類有益的宣傳活動,營造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的社會環(huán)境。19.70%

    B.走進社區(qū)、家庭,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實踐指導,為家庭和社區(qū)提供更加便于分類的垃圾處理器具。53.99%

    C.促進社會創(chuàng)新,實驗推廣各種垃圾分類新模式、新設備。推動學習國外經驗,如建議政府借鑒征收垃圾袋費等方法。19.43%

    D.曝光、監(jiān)督垃圾分類相關機構、個人存在的各種問題,推進政府制定處罰機制。6.88%

    截至9月22日11時

    據上?!缎侣劤繄蟆穲蟮?,9月16日,上海“綠色賬戶”信息化平臺開通,上海生活垃圾分類激勵機制正式運行。與此同時,管理部門還表示,上海將逐步落實《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中有關對拒不執(zhí)行垃圾分類的個人和單位進行處罰的規(guī)定。

    作為垃圾分類的試點城市之一,上海推行垃圾分類試點已經14年了,但真正能夠堅持做到源頭分類的居民還不多。據上海市綠化市容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初步估計,真正實行垃圾分類的居民僅占20%左右。

    這一情況不僅出現在上海,公益組織“自然之友”曾經調研了北京60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qū)后發(fā)現,在240個廚余垃圾桶中,39%的桶內垃圾完全混合,完全分開的僅占1%。

    面對垃圾分類的困境,在正面激勵的同時,管理部門表示,隨著垃圾分類的市民參與和社會認可程度的不斷提高,上海將逐步落實今年5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中有關對拒不執(zhí)行垃圾分類的個人和單位進行處罰的規(guī)定。

    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單位未按照規(guī)定投放生活垃圾、拒不改正的,處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個人未按照規(guī)定投放生活垃圾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此外,拒不進行垃圾分類,單位不能參與文明單位評選,個人的誠信系統將受到影響,或在貸款買房等方面遇阻。

    對于垃圾分類的問題,你認為這樣的處罰合適嗎?通過處罰措施能夠讓更多人主動進行垃圾分類嗎?誰來處罰,又如何處罰?《公益時報》聯合新浪公益、鳳凰公益、問卷網聯合推出益調查:拒不進行垃圾分類將被處罰,你怎么看?

    調查從9月18日15時開始,截至9月22日11時,共有5614名網友參與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四成的網友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對垃圾進行分類的習慣,能嚴格分類的只占16.32%。非常有意思的是,與此同時,卻有超過六成的網友贊同對拒不進行垃圾分類的行為進行處罰。這說明很多網友明白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卻并未主動分類,但覺得外界的強制力有用。

    對于社會組織的作用,過半網友選擇了讓社會組織“走進社區(qū)、家庭,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實踐指導,為家庭和社區(qū)提供更加便于分類的垃圾處理器具”。認為社會組織最應該“舉辦各類分類有益的宣傳活動,營造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的社會環(huán)境”的網友只占19.70%。這一數據對目前以宣傳倡導為主要項目的社會組織來說,有借鑒意義。

    網友留言:

    用戶t1ocur68r2:以前在大街上我都是分類扔到垃圾桶里的,后來看見收垃圾的都一起倒進車里,從那以后我就不分類了。

    四川球迷俱樂部:肯定有效,國人對錢最敬畏!

    mutong806:大力支持垃圾分類!懲罰的力度還太小。垃圾分類在上海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根本沒有好好重視做,更談不上普及到各個社區(qū)。就本人的社區(qū)來看,從未有過任何垃圾分類的跡象,連有害垃圾還是亂丟呢。法規(guī)一旦制定就要有監(jiān)督機制,否則就是做表面文章。

    濤濤瘋語錄:除了罰款就沒有別的招了嗎?用簡單的辦法來解決復雜的問題是某些有制定罰款權的人的一貫思維模式。

    楚楚angela:支持垃圾分類。但是希望我們扔的時候分好類的,有關部門不要再倒在一起運走。另,罰款不如獎勵,交可回收物的按件計獎,發(fā)超市抵價券什么的。

    ■ 公益時報記者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