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第11屆中國慈善榜
   第10版:企業(yè)社會責任
   第11版:專題
   第12版:視覺
   第13版:國際 案例
   第14版:國際 趨勢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回訪:政策制定過程越來越開放
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兒童福利事業(yè)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第11屆中國慈善榜

第10版
企業(yè)社會責任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視覺

第13版
國際 案例

第14版
國際 趨勢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14年02月1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回訪:政策制定過程越來越開放

    本報2013年9月3日就社會組織對《意見》征求意見稿的反應進行了專題報道

    2013年8月,民政部曾就《關于建立兒童福利領域慈善行為導向機制的意見》發(fā)布“征求意見稿”。彼時,《公益時報》記者采訪了新公民計劃總干事藺兆星,他坦陳了自己的看法:“這是一件很好的事,能感受到政府比過往更認同民間組織的工作。但通篇看下來,流動兒童都沒有出現(xiàn),這是一個關注度比較高的問題,而且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的問題是綁定在一起的。當流動兒童到了城市后無法適應生活,家長又把孩子送回去,才出現(xiàn)了留守兒童,流動兒童的問題解決得越好,留守兒童便越少?!?/p>

    與藺兆星有相同想法的還有四環(huán)游戲小組的馬楠老師,她所在的組織正是為北京四環(huán)市場流動兒童提供學前教育的民間組織,除了希望將流動兒童群體納入該意見中,馬楠認為這一機制的形成也是對民間力量的一種鼓勵。

    時隔五個多月,《意見》正式下發(fā),流動兒童群體被納入《意見》內(nèi)容。知道這個消息后,藺兆星非常高興,他說:“這說明政府在開放性上,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能夠聽取各方意見,這是一個很好的過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