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李嘉誠10億元港幣捐款8年未到全,你怎么看? A.李嘉誠既然許諾了具體捐款數額,就該盡快支付齊全,分期也不能分這么久;16.42% B.善款可以分期,但是如果錢沒到期就不應該提前冠名,不能先出名后買單;16.05% C.分期付款也沒什么不對,只要雙方達成協(xié)議就好,對捐贈人的捐贈方式苛責,恐怕會打擊捐贈人的積極性;35.59% D.李嘉誠“分期捐款”肯定有自己的考慮,只要最終能夠兌現承諾就好。31.96% 2、你能接受善款分期捐贈嗎? A.能接受,如果捐款人和受捐人就付款方式達成了契約,理應受到尊重;64.06% B.不能接受,既然捐贈就該“一次性解決”,否則就有“忽悠”之嫌;10.1% C.分情況吧,數額巨大的可以考慮分期,但是數額不大的最好盡快兌現;24.04% D.不好說。1.82% 3、你認為該如何解決“分期捐款”有可能面臨的爭議? A.完善捐贈相關法規(guī),明文規(guī)定有關期限等問題,以防惡意“拖欠”;33.77% B.捐贈者應當自覺、慷慨一些,盡早兌現承諾的捐款數額;11.04% C.受贈者有必要進行適當督促,讓善款早日全部就位;4.87% D.公眾應對捐贈方式、規(guī)則多一些了解,放平心態(tài),營造寬容的捐贈環(huán)境。50.33% 截至9月2日7時 近日有媒體報道,香港大學醫(yī)學院2005年獲李嘉誠承諾捐款10億元港幣,然而8年過去了這筆錢還是沒到齊,港大醫(yī)學院卻被李嘉誠冠名多時。港大校長證實,“捐款是分期支付,至今尚未收完錢”。 據悉,港大當年為了答謝李嘉誠的捐款,將醫(yī)學院冠名為港大李嘉誠醫(yī)學院,曾一度引起軒然大波。但是,時隔8年風波未平,近日有港媒爆出因當年香港大學與李嘉誠基金會協(xié)議分期捐款,因此雖港大醫(yī)學院早已以李嘉誠的名字冠名8年,但至今仍未收齊原定的捐款數目。 港大校長徐立之8月28日稱,他們當年與李嘉誠協(xié)議,分期支付款項,至今尚未收完有關款項。徐立之強調,李嘉誠沒有違反承諾,絕大部分的錢是給予醫(yī)學院。但至于如何分配有關款項,則有小組每年討論,但他不能透露已收了多少錢。 港大發(fā)言人補充稱,大學所收捐款以分期形式付款十分普遍,尤其是金額屬大筆的捐助,過往港大也曾收過一些大數額捐助是以此形式付款。李嘉誠基金會也回應稱,捐款承諾和安排都是按港大校長徐立之和大學方面的建議,基金會一直按既定機制如期撥款。 據了解,分期捐款是目前慈善捐款中一種常用的支付方式,為不少組織和個人采用。不過,港大醫(yī)學院校友、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表示,8年都沒完成捐款情況罕見,形容是“聞所未聞”。而港大醫(y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盧寵茂在接受采訪時則認為,校方有責任交代捐款詳情。盧寵茂說,當年稱大部分捐款會用于醫(yī)學院,但作為醫(yī)學院的一分子,他卻不知道醫(yī)學院如何使用捐款。單以外科為例,他感覺不到因有巨額捐款而獲增加資源。 你能接受善款分期捐贈嗎?你認為該如何解決“分期捐款”有可能面臨的爭議?《公益時報》與搜狐公益近日聯手推出的“益調查”——“李嘉誠‘分期捐款’被質疑,你怎么看?”顯示,64.06%的網友表示能接受善款分期捐贈。 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從8月30日10時許開始至9月2日7時許結束,共有1377位網友參與。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64.06%)的網友表示能接受善款分期捐贈,他們認為“如果捐款人和受捐人就付款方式達成了契約,理應受到尊重”;24.04%的網友表示“分情況”,他們覺得“數額巨大的可以考慮分期,但是數額不大的最好盡快兌現”;10.1%的網友表示“不能接受”,理由是“既然捐贈就該‘一次性解決’,否則就有‘忽悠’之嫌”;還有1.82%的網友表示“不好說”。 那么,網友們對李嘉誠10億元港幣捐款8年未到全的情況怎么看?35.59%的網友認為“分期付款也沒什么不對,只要雙方達成協(xié)議就好,對捐贈人的捐贈方式苛責,恐怕會打擊捐贈人的積極性”;31.96%的網友認為“李嘉誠‘分期捐款’肯定有自己的考慮,只要最終能夠兌現承諾就好”;16.42%的網友認為“李嘉誠既然許諾了具體捐款數額,就該盡快支付齊全,分期也不能分這么久”;16.05%的網友覺得“善款可以分期,但是如果錢沒到期就不應該提前冠名,不能先出名后買單”。 網友們認為該如何解決“分期捐款”有可能面臨的爭議?過半(50.33%)網友認為“公眾應對捐贈方式、規(guī)則多一些了解,放平心態(tài),營造寬容的捐贈環(huán)境”;33.77%的網友認為應“完善捐贈相關法規(guī)”;11.04%的網友認為“捐贈者應當自覺、慷慨一些”;4.87%的網友認為“受贈者有必要進行適當督促,讓善款早日全部就位”。(本報記者 李春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