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張木蘭 3月23日,小母牛聯益慈善之夜在北京舉行,活動流程的第五項是聯益基金會(小母牛)專項基金的啟動儀式。事實上,類似像小母牛這樣努力在中國尋求本土化道路的國際NGO,經過與中國政府的多年合作,已經深諳生存之道。除了資金來源不同外,與本土NGO幾乎并無二致。他們很少或不再雇傭境外人員,并開始逐步嘗試脫離對總部資金的依賴,開拓新的支持渠道。 2013年3月底,國務院發(fā)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任務分工的通知》指出:公益慈善等四類社會組織年底可直接登記。該舉措被期待為“社會組織發(fā)展的春天”。 遺憾的是,這其中并不包括活躍在國內的幾千家國際NGO,他們依舊“登記無門”。而對于相對幸運的基金會來講,雖然參照2004年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允許其在中國內地設立代表機構,但登記注冊依然按照雙重登記制度的思路進行。 復雜的身份 國際小母牛組織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阿肯色州的非營利機構,致力于減少全球饑餓和貧困,保護地球環(huán)境。因最初向貧困家庭提供小母牛和養(yǎng)牛技術培訓而命名。自1985年進入中國以來,在中國深耕超過20年,小母牛項目幫助人群從幾十戶農戶到數萬戶,為貧困地區(qū)農戶提供從種畜到飼養(yǎng)技能的鏈條式服務,受助農戶實現自力更生后,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將最初接受的農畜后代或等額資助,以及所學知識、技能和經驗一并傳遞給其他貧困農民。 而北京聯益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聯益)2011年3月獲準成立,自詡是繼“壹基金”在深圳取得公募資格后,首家經北京市民政局獲批成立的民間公募基金會。 雖然這種國際NGO掛靠本土公募基金會,成立專項基金的案例并不多見,但實際上早在兩年前,四川?;葜毞罩行模ㄒ韵潞喎Q?;荩┚鸵呀涢_始嘗試與上海公益事業(yè)發(fā)展基金會(聯勸)達成協議,共同成立聯勸(海惠)專項基金。 ?;菁礊閲H小母牛中國辦事處。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為數不多的NGO之一,1989年,國際小母牛中國辦事處在四川建立,掛靠在四川省畜牧局內。雖然由政府代管在行政上有一定優(yōu)勢,但為了確保項目的規(guī)范化和專業(yè)性,國際小母牛組織仍決定單獨注冊建立小母牛項目辦。 探索注冊之路是艱難的,好在國際小母牛組織并沒有一味地去追求以國際NGO的身份注冊,考慮項目辦沒有外籍員工,而是嘗試找省級有關部門探討國際小母牛組織中國本土化之路。四川省民政廳民間管理局負責人很同情小母牛項目的處境,表示只要小母牛項目找到有關廳局(辦)作為掛靠或主管單位,就可進行國際小母牛組織的本土化注冊申請,只是注冊名字不能用小母牛,因為在這個圈子里,大家都知道小母牛是國際NGO。 經過各種復雜的交涉后,2008年,國際小母牛中國辦事處終于以“四川?;葜毞罩行摹钡拿x在四川省民政廳注冊成民辦非企業(yè)單位(以下簡稱民非)。2011年2月,為參與上海市對口援疆工作中的社區(qū)扶貧項目和上海市郊的社區(qū)綜合發(fā)展,?;莸慕忝脝挝弧吧虾:;萆鐓^(qū)民生發(fā)展促進中心”正式成立,身份仍為民非。 “注冊的過程是比較曲折的,但好在我們并沒有一定要以國際NGO的身份來注冊,總部也考慮到國情和機構處境,允許我們以這樣的名稱(?;荩﹣砩暾?。所以雖然我們是國際組織,但無論在注冊上,還是項目執(zhí)行上,都在走本土化的道路。現在對外宣傳的牌子就是?;?小母牛項目?!眹H小母牛中國辦主任陳太勇告訴《公益時報》記者,注冊成民非或者干脆在工商部門登記是大量在華尋求獨立身份的國際NGO的最終選擇。 針對兩個二級基金的成立,陳太勇就表示目的為了增加一個公募的支持平臺。“2012年3月,就已經和聯益簽署了合作協議,但一直在策劃合適的活動方式和時機?!睋私?,該天的活動邀請了聯益和小母牛雙方的企業(yè)合作伙伴,并在當晚舉行了慈善拍賣。 “基金會”的優(yōu)勢與尷尬 對于國際組織來講,在華擁有合法身份的好處顯而易見:可以更安全地實施項目、可以與更高層級的部門展開合作,企業(yè)基金會被認可甚至可以為企業(yè)市場開拓帶來機會。 相對于“注冊無門”的其他類型國際組織,基金會顯然要幸運得多。2004年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對基金會的設立主體并沒有做境內外的限制,依照該條例,外國人可以在華捐資設立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也可以在中國內地設立代表機構。當然,登記注冊依然按照雙重登記制度的思路進行。而且,此類組織必須在民政部登記注冊方能取得合法身份。 2013年1月,研華文教基金會正式拿到了民政部批文,成立了基金會北京代表處。1997年,財團法人研華文教基金會在臺灣正式成立,主要項目為產學合作、社會公益以及內部員工的企業(yè)文化建設。 “基金會在大陸開展項目是比較早的,但在2011年下半年才開始準備注冊,通過國臺辦向民政部正式提出申請,從準備材料到調查審核再到被批復大約是一年半的時間?!被饡ぷ魅藛T鄭妲新告訴《公益時報》記者,因為研華科技是臺資企業(yè),所以作為企業(yè)基金會的研華文教基金會主管職能部門是國臺辦。 鄭妲新表示,辦事處的注冊成功得力于國臺辦的大力支持?!吧蠈硬块T的交涉和溝通會相對容易一些?!彼J為對于有注冊需求的境外背景基金會來講,相比準備民政部要求的眾多資料,其職能主管部門是否負責更為關鍵。 “另外,研華科技在北京算是納稅數額比較大的臺資企業(yè),可能在注冊審核上也有一定考量?!编嶆卵a充。 據中國社會組織網顯示,目前正式在中國登記注冊的境外基金會(含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qū))僅二十幾家。 致力于保護野生生物和自然棲息地的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協會(WCS)成立于1895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1996年在上海建立了中國項目辦公室,2005年,中國項目總部轉移到北京??偛窟w移后,WCS就開始籌劃向民政部門申請注冊?!?007年,做了第一次努力,申請遞到了國家林業(yè)局,因為國家林業(yè)局是我們的業(yè)務主管單位?!盬CS工作人員甘敏芳告訴《公益時報》記者,此次申請得到的回復是對于協會類性質的境外機構注冊辦事處,沒有相應的法律可以參照。 “后來就不了了之,2011年有消息說民政部要修訂社會組織管理三條例(即《基金會管理條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又陸續(xù)有開放登記的說法,我們就一直在等。”甘敏芳說。 但實際上,等待并沒有給這些國際組織帶來收獲。他們開始考慮曲線操作?!半m然仍缺少適用的法律條款,但境外的基金會是可以在中國設立辦事處的。WCS在美國和基金會的性質是沒有區(qū)別的,適用于相同的法律注冊條款、相同的免稅政策,所以總部批準我們也可以叫WCS foundation(基金會),以基金會的名義提出申請?!备拭舴急硎荆?012年WCS開始做第二次努力,包括總部在內又把相關的資料重新準備了一輪。 “因為拿到證書沒有多久,具體的不同還沒辦法講,只能說有好處。包括邀請合作伙伴時,有民政部認可的基金會代表處的身份會顯得更正式,也更有公益色彩。包括一些項目的執(zhí)行,之前是和高校合作,有了身份后合作伙伴的層級可以上升到教育部,這樣項目運作也會更方便?!编嶆陆榻B,2013年3月底,由研華文教基金會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合作的某創(chuàng)新經營模式競賽已經開賽。 單一的資金渠道 改頭換面注冊民非、工商注冊、正式在民政部注冊基金會、掛靠本土公募基金會成立二級基金……為了達到生存和開展活動的目的,國際組織選擇了各種各樣的存在方式。但對于那些項目和合作伙伴相對單純的機構而言,身份則沒那么重要。 湯森路透基金會是依托于新聞和專業(yè)信息供應商湯森路透集團成立的公益機構。其旗下網站 TrustLaw提供免費的全球法律服務,以及婦女權益和高效行政的信息及新聞資訊。在中國,基金會主要向社會企業(yè)家和NGO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與友成企業(yè)家扶貧基金會、恩派(NPI)公益組織發(fā)展中心等均有合作?!拔覀兙褪且患移髽I(yè)基金會,沒有獨立的法人身份,暫時也并沒有申請注冊成立辦事處的打算?!被饡袊椖恐鞴軇|偉認為身份問題對于基金會執(zhí)行項目并無影響。 “因為我們沒有任何資金支持的項目,與合作伙伴沒有資金往來,不需要一個獨立帳號?!眲|偉介紹,基金會和企業(yè)CSR部門分開,在中國的全職員工只有他一人,因此基金會每年所需要支出的經費只包括他一人的工資和差旅,均來自公司財務。 同樣作為企業(yè)基金會的研華文教基金會,所有的資金也均源于企業(yè)。“研華科技股東分紅的百分之三,每年會滾動到基金會里,所以不需要開拓其他收入渠道?!编嶆卤硎尽?/p> 事實上,因身份問題制約,在華國際NGO的資金來源均較單一,對總部的依賴程度很高?!癢CS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資金來自美國,大約每年100萬美金左右。從2009年開始,國內開始有個人捐贈進來,但筆數很少,額度也不大,每年也就一二十萬的樣子?!备拭舴颊f,2012年,WCS“野生生物衛(wèi)士獎”的項目得到了阿拉善SEE基金會支持,是第一筆來自國內機構的資助。 “大部分的資金還是來自海外,以上一個財務年度(2011年6月—2012年7月)為例,機構53%的資金來自香港,30%的資金來自美國,剩下的不到20%是機構自籌?!标愄赂嬖V記者,小母牛香港的籌款能力很強,每年的捐贈收入都有幾千萬,而?;萆弦荒臧ǔ兄Z分期捐贈在內的捐贈總收入(自籌部分)為1500萬?!爸饕獊碜云髽I(yè)和企業(yè)基金會的捐贈。” ?;菰谫Y金上對國際小母牛組織總部和其香港分會嚴重依賴,減少依賴的唯一辦法就是解決籌款問題。實施本土化戰(zhàn)略以來,?;莘e極拓展新的收入渠道,包括成立二級基金在內,但效果卻并不明顯。據了解,聯勸(?;荩m椈鸪闪赡陙?,包括捐贈物資折合在內共籌款不足20萬。上文提到的小母牛聯益之夜舉行的慈善拍賣,截止到記者發(fā)稿,到賬約50萬。 “我們雖然沒有掛靠成立二級基金,但和中華環(huán)境保護基金會有項目的合作,也算是有公募的渠道?!备拭舴颊f,同?;菀粯?,雖然環(huán)基會積極幫助WCS尋找資金支持,但卻一直沒有獲得額外的捐贈機會。 發(fā)展趨勢與官方合作 事實上,國際NGO在華活躍的時間并不長,上世紀80年代后,較多地進入中國;以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等事件為契機,國際NGO開始迅速發(fā)展。除了扶貧、教育等傳統(tǒng)慈善領域,國際NGO更關注艾滋病防治、環(huán)境保護、婦女兒童、社會企業(yè)、公平貿易、農民工權利保護等較新的公益領域,一段時間內為中國公益事業(yè)發(fā)展帶來了國際經驗和國際視角。 以國際NGO最活躍的云南省為例,21世紀初期,國際組織貢獻較大。根據云南省國際民間組織促進會《境外非政府組織發(fā)展及管理研究》的統(tǒng)計,國際NGO在滇的項目資金投入2003年是3200萬元,2004年是5300萬元,2005年是8600萬元,2006年達到1.2億元。 而近幾年,在中國逐漸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背景下,發(fā)達國家的援助政策做出方向性調整,許多國際組織也相應靈敏地做出回應,逐步減少或停止在中國的資金支持。 同時,2008年發(fā)生在云南的香港偽慈善家李國華猥褻孤兒院女童案件進一步為境外NGO管理敲響了警鐘。2009年12月29日,為了規(guī)范境外NGO管理,同時也為了進一步為云南省內有關組織與境外NGO交流合作提供服務保障,云南省政府辦公廳下發(fā)了《云南省規(guī)范境外非政府組織活動暫行規(guī)定》,并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境外非政府組織(以下簡稱境外NGO)在云南開展項目及活動,均需到省民政廳登記備案,否則即為非法。極少數身份可疑的國際機構開始撤出中國。 因為身份各異的原因,在華國際NGO的規(guī)模一直難以統(tǒng)計。僅就在民政部登記的基金會來看,資金投入可圈可點。2012年1月16日,民政部在京召開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工作座談會。會上發(fā)布消息,自《基金會管理條例》頒布實施以來,民政部依法登記的19家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累計在中國內地實施了1714個公益項目,總投入超過40億元人民幣,其中,2011年的公益項目支出為10.5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身份如何,幾乎所有現存的在華國際NGO都傾向與政府部門合作。據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系韓俊魁在2011年的調查統(tǒng)計,選擇經常與政府合作的境外在華NGO比例高達74.5%,若加上偶爾合作,這一比例達到93.6%?!皬暮戏ㄐ陨峡矗c政府合作會讓那些沒有登記的國際NGO繞開法律合法性的質疑展開活動,獲得的行政合法性讓其獲得了較大的騰挪空間。” “我們所有的工作都要與政府部門打交道,因為我們的工作都是在保護區(qū)內進行,一定要和當地的林業(yè)部門合作開展項目。尤其是廣州方面的項目,與野生動物走私有關,必須和國家執(zhí)法部門合作?!备拭舴急硎?。 |